發布時間:2017-02-28作者:九思易
2016年6月16日,在北京九思易公司總部舉辦了一場“工業軟件和工業4.0”沙龍,此次沙龍由工控兄弟連組織,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智匯工業、電子工業出版社,還有眾多行業內公司大力支持參與。九思易總經理徐新文先生與嘉賓重點交流了工業軟件的發展趨勢。
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其終極目標——從客戶提出定制(靈活性要求,3D打印等)產品到產品設計、生產、提交和服務的整個過程中,充分利用企業內外所有相關(橫向和縱向)信息,能以最高效率、最高質量、最大附加值和最低消耗進行產品設計和制造活動。這就需要優化企業運行流程,采用CAD、CAM和仿真技術加快產品的設計;優化人、物(設備、原料和產品庫存)和生產過程(系統是過程的一部分)關系,通過互聯使得所有相關信息隨時可用,企業內各生產元素(人、物、設備和系統)構成實時、動態和有序的整體(即CPS),即“智能工廠”、“數字化工廠”或“現代化工廠”。如下圖所示:
工業4.0包含“九大支柱”:
智能機器人(Autonomous Robots)——更加智能(自主、靈活、可互相協作)的機器人;
疊加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如3D打印,對小批量或定制的產品部件制造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高效率;
增強現實(AR Augmented Reality)——處于萌芽狀態的嶄新人機交互系統,將極大提高制造效率;
仿真(Simulation)——通過軟件對現實的模擬,提高產品設計、測試、甚至工廠運行的效率;
大數據和分析(Big Data and Analysis)——對來自客戶、產品、制造設備、物流甚至人力資源和其它各種來源的信息的分析,是科學制造決策的基礎;
物聯網(IoT)——各種傳感器、機器裝備、各種嵌入式系統、甚至產品互相連接起來,既是大數據的基礎,也是分布分散智能組成有機大系統的基礎;
云計算(Cloud)——利用越來越實用化和便利的云計算,制造企業,特別是集團式或跨地域的制造企業集團中的數據共享,聯合制造的執行管理甚至監控都可以部署到“云”中。 云計算也可以加大方便制造企業和客戶之間的生產關聯。
水平和垂直系統集成(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ystem Integration)——客戶、供貨商、企業、各部門、各職能機構、生產車間等各生產環節的緊密結合,克服信息孤島,能顯著提升各系統的價值。
信息安全(Cyber Security)——隨著數據、連接和集成的增加,信息安全勢必越來越關鍵。
如下圖所示:
工業4.0挑戰的核心和基礎是“數據與連接”和“集成與整合”。有了這兩個基礎,通過數據分析,以優化生產,提升效率、降低消耗,改進質量,更完善的自動化生產和執行過程, 更智能的自學習和自適應生產才變得可能。
數據與連接——包括消費者數據、產品數據、供應鏈數據、運營數據、管理數據、銷售數據、研發數據、設備數據、過程數據等大量實時和非實時數據需要被利用。數據的連接,系統的連接,人和系統的連接,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連接(CPS,AR等) 形成一個連接和互通的制造生態環境。
集成與整合——將傳感器數據、嵌入式設備、智能控制系統和人連接起來,從生產的水平和垂直兩個價值鏈方向上的系統整合,嵌入式系統的整合,實時數據和非實時數據的整合,自動化系統和信息化系統的整合,孤立系統的大系統整合,虛擬和真實的結合(增強現實);從技術層面上來看,需要更復雜和完善的軟件系統。
九思易公司的全新平臺產品——易控天地自動化監控和信息管理平臺正是應用于符合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廠”/“數字化工廠”/“現代化工廠”的平臺,其平臺框架設計和功能設計充分考慮工業4.0的核心技術和理念。
北京九思易自動化軟件有限公司研發的易控天地在市場上引起了高度關注,使用客戶也給出了高度評價。產品完全突破組態軟件功能范疇,提供更多自動化和信息化融合手段,其開放的架構設計能整合客戶業務層面的內容,從現場層監控連接到企業管理層;其領先的技術平臺拓展傳統的監控內容,將GIS地理信息系統、視頻系統、3D技術、大屏展示、移動訪問等融入其中,其細節功能設計大大提升用戶體驗,畫面無極縮放、畫面分層設計、系統集成商知識產權保護、電子簽名設計等更多實用功能滿足細分領域客戶的需求。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