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清華大學-國家電網新一代電力系統聯合研究院在京揭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寇偉,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代表雙方揭牌并進行會談。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主持揭牌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強、工程院院士韓英鐸,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張智剛參加揭牌儀式。[詳情]
在配電系統常規設計中,用戶的配電容量是按照常規的用電需求靜態分配,但因用戶實際用電行為差異較大,常常導致區域總容量有較多富余(高峰期除外),或部分用戶有超額度的用電需求卻受限無法增容用電。為了突破容量靜態分配的束縛,合理再分配區域總容量的動態余額,需要一套動態調劑增容負荷控制系統,而相關技術領域的標準亦亟待出臺。[詳情]
2019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已正式接受CS1001-201臨床研究摘要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宣布,2019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已正式接受CS1001-201臨床研究摘要,并且摘要內容已于昨日在ASH官網在線發布。除此之外,大會期間,公司還將以海報展示形式更新CS1001-201研究的試驗數據。[詳情]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經濟快速增長,電力需求高漲,但由于電力基礎設施欠發達,電力供給缺口較大。與東南亞國家相比,我國電力企業具有資金的比較優勢、先進的開發水平和豐富的經驗。近年來,電力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積累了寶貴的國際化經驗。[詳情]
為深度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局,助推蕪湖產業結構與城市雙升級,10月24日,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簡稱“德力西電氣”)蕪湖工業園二期奠基儀式于安徽蕪湖新蕪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詳情]
過去的兩年,我們看到了很多關于邊緣計算的炒作,比如:“云中心已死,邊緣計算上位?”,“邊緣計算將改變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未來”,“邊緣計算將引領下一次IT變革”等等。那么,什么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又是什么?云中心真的會死嗎?這一變革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又是什么?施耐德電氣將為大家一一解析。[詳情]
建筑能耗一直都是全球能耗大戶,每年消耗全球能源占比高達40%以上。因此,通過先進的樓宇控制與能源管理技術來降低建筑能耗實現節能減排已成為重要手段。 近日,臺達集團中達電通智能樓宇產品總監趙國超就此問題接受了來自千家網記者的采訪,回應了臺達智能樓宇解決方案以及5G、人工智能等熱點話題。[詳情]
在我國電力裝備制造領域,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高擎民族裝備制造業的大旗,在與強大的國際知名企業的同臺競爭中艱苦奮斗、創新發展,挫而彌堅、終成大器;他們一次又一次打破國際電力巨鱷在技術上的壟斷,把民族工業的旗幟插上了一個又一個國家電力重點工程的高地,創造了中國電力裝備行業從模仿到跟隨再到超越的發展奇跡。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就是這么一個始終將科技創新擺在企業發展最關鍵位置的電力裝備企業。[詳情]
?我國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已實現2017年電力行業煙塵、SO2和NOx排放量僅占排放峰值的7%、9%和11%。燃煤電廠排放的顆粒物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目前我國排放標準中已監控的可過濾顆粒物,另一類是我國尚無標準控制的可凝結顆粒物。[詳情]
金秋十月,秋意正濃。2019年10月22日,正值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前夕,賽多利斯在北京通盈中心洲際酒店隆重召開“新計量、新技術、新應用”的研討會暨Cubis? II新品發布會。200余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里程碑的時刻![詳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0年起施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詳情]
丹東百特技術總監李雪冰:“4+7”帶量采購下,藥企應積極轉型
目前,“4+7”帶量采購擴圍工作已經全面鋪開,它對于中國醫藥行業而言是一場根本性的變革,整個醫藥市場格局都將重塑。2019年10月16-18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粉體加工/散料輸送展覽會于上海世博展覽館成功舉辦,展會現場,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雪冰在接受制藥網采訪時指出,4+7政策對醫藥行業,尤其是仿制藥行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詳情]
訪西屋電氣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atrick Fragman、西屋電氣亞洲在運電站服務總裁劉信剛
?2018年8月,加拿大Brookfield公司對西屋電氣的收購宣告完成。一年多的時間里,西屋在走出重組流程后,正通過一系列收購與合作來拓展新的業務與市場。西屋究竟將以何種方式繼續鞏固其在核能領域的地位,并最終實現轉型?記者近日采訪了西屋電氣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EO)PatrickFragman、西屋電氣亞洲在運電站服務總裁劉信剛,意在對上述問題求解。[詳情]
10月22日,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與挪威NBT公司在京簽署烏克蘭佐菲亞風電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及戰略合作協議,與相關中資銀行簽署項目預融資安排協議。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總經理辛保安、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等見證協議簽署。[詳情]
進入10月份,醫藥公司三季報預告陸續披露。數據顯示,三季報預告中,65家醫藥公司有47家公司實現凈利增長,37家負增長,整體上醫藥板塊繼續保持穩增長態勢。業內機構建議,重點關注三季報強勢主線,另外繼續看好醫藥外包、器械國產替代、創新藥等主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