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正在成為中成藥市場的普遍現象。安神補腦液,來自吉林敖東的這款藥物將從今年9月15日起提價。此外,云南白藥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也表示,“對部分核心產品進行適當提價”。而在銷售端,云南白藥的創可貼、氣霧劑等產品的價格已有上浮。
有人認為,中成藥價格上漲是中藥材的原因,但在中藥材道地產區中,有藥農和種植戶表示,與去年相比,部分藥材價格確有上漲,但大多數藥材的價格卻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針對藥材價格的下跌,有種植戶表示,國家管控逐漸嚴格,取締了一些之前制藥的小型廠家,而很多大型廠家又有自己的種植基地,所以對于整個市場的需求量減少了,價格自然也就低下來了。
雖然中藥材價格有下跌的趨勢,但制成中成藥后,價格卻暴漲。筆者了解到,出了上述藥品,一些常用的中成藥漲價還是十分明顯的。比如復方黃連素片,日常中用于止痢止瀉的常用藥,價格已經由原來的兩三元漲到18元,瘋漲將近10倍。
有專業人士表示,雖然很多中藥材目前來看價格并沒有明顯上漲甚至是下跌,但從一些方面看,中成藥企業的成本其實都是在不斷加大的。
比如人工成本、包裝材料的上漲。對比2016年的價格,紙箱價格上漲55%,紙盒也上漲了20%。人工成本和包裝材料的提高,是藥企重要的成本負擔,是中成藥漲價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再比如即將到來的2020版藥典,將要繼續增加某些品種農殘、重金屬、黃曲霉素等檢項以及針對中藥飲片微生物“上限”標準的制定計劃。對于這些標準,中成藥企業在購進的中藥材中,很可能會遇到藥材農殘、重金屬、黃曲霉素等不合格的情況。
而除了人工成本、包裝材料上漲以及行業標準的趨嚴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今年有很多中藥材降價,但其實前幾年的中藥材是在一直上漲的,所以今年來的中成藥漲價還是受到了前幾年中藥材漲價的影響。而藥物的定價還是會有一定的滯后性。
對于中成藥價格上漲的現象,企業對外解釋是,原材料、人工等多項費用的不斷增加推高了中成藥的價格。但是除了這個適用于多個行業的漲價理由外,制藥企業也有著更“獨特”的花錢方式:營銷和研發。
事實上,中成藥這一輪的價格漲幅還未體現在企業的財報中,從2017年的企業財報看,原材料的價格雖然在各企業營業成本占比較大,但是在過去一年材料成本增幅較低,部分企業甚至還呈現下滑。
比如云南白藥2017年的醫藥制造行業直接材料費用為19.44億元,同比減少了4.35%;吉林敖東2017年醫藥業直接材料費用為5.02億元,同比增2.15%,相比2016年15.59%的增幅已經明顯回落。
價格乃至質量、市場的秩序需要形成一套有序的循環體系,才能促使這一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在中國中醫藥全球化發展戰略、中醫藥行業逐漸規范化的當下,未來企業間的競爭或將聚焦在營銷和研發能力上,這也將成為企業業績增長的引擎。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