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牽頭推進的行業標準《區塊鏈技術架構安全要求》正式發布并實施,成為國內首個正式發布的區塊鏈通用安全技術行業標準。
區塊鏈技術作為多項技術的融合創新,安全問題具有獨特的復雜性。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廣泛應用,區塊鏈平臺的設計缺陷、安全風險和漏洞成為影響應用安全可靠穩定運行的重要威脅。《區塊鏈技術架構安全要求》面向區塊鏈平臺,規定了區塊鏈技術架構應滿足的安全要求,包括共識機制安全、智能合約安全、賬本安全等,為區塊鏈系統的設計開發提供參考。
此前,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互聯網金融監管技術支撐專項組組長吳震表示,目前除了數字貨幣交易損失等引起社會事件外,區塊截留、私自挖礦、代碼漏洞、密匙竊取等技術風險也更為明顯。從發展形勢上看,區塊鏈系統安全受多個層面影響,攻擊手段日益升級,損失不斷增加。隨著區塊鏈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安全是必須重視的課題。必須加強區塊鏈安全威脅分析和檢測手段建設,提高防護水平。
因此,該標準將明確區塊鏈平臺面臨的主要威脅和安全體系架構,針對各關鍵模塊提出安全技術要求,為區塊鏈平臺的安全穩健運行提供基礎和保障。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長期關注區塊鏈產業生態發展,研究區塊鏈安全技術,上線了國家區塊鏈漏洞庫、區塊鏈之家等公共平臺,聯合高校、科研單位、安全廠商等,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安全發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