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
“過去這一年,新冠疫情讓我們認識到,人類社會應對各種生存和發展挑戰,必須向科學技術要答案、要方法,而人才是科學技術的根本?!瘪R化騰表示,需要更加主動地發現人才、關愛人才,支持他們自由探索、樂在其中,讓科學技術更加自主自立自強。
據了解,“科學探索獎”在評選過程中重點關注四個因素:獨立性、創造性、變革性和可行性。相比起過往的研究成就和學術地位,評審委員會更看重申報人本人及其研究方向的未來潛力,鼓勵自由探索。
“我們認為,科學探索需要投入和堅持,對待科學探索需要寬容和耐心??茖W家往往是寂寞的,我們也要耐得住‘科學家的寂寞’?!痹陬C獎典禮現場,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而在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后,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今年,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
“科學探索獎”將為青年科學家搭建跨學科互動交流的平臺,還將舉辦重大主題的學術報告會、研討會。同時規定在受資助期間,獲獎人還需按要求向評審委員會定期提交年度科研進展報告,并擔任科學傳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動和科普活動。
2020年8月,騰訊正式推出“科學探索營”活動,希望以此為不同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提供跨學科、跨領域交流的平臺,為科學家的科研提供全新思路。
截至目前,“科學探索營”相繼組織首屆獲獎人與騰訊人工智能科學家交流、探訪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來自9大領域的科學家以此為契機深入溝通,其中已有科學家達成了交叉合作的意向。
這樣的背景下,騰訊追求“科技向善”的藍圖也愈發清晰。自2019年起,騰訊及騰訊基金會宣布在每年11月舉辦系列科學活動。2020年騰訊科學周以騰訊科學WE大會、騰訊醫學ME大會、“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X-Talk四場大會為核心。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