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擘畫的宏偉藍圖正徐徐展開。當我國軌道交通建設如日方升,通車里程持續增加,裝備制造更新換代之時,以中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牽引的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正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著眼高質量發展,向著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目標加速沖刺。
邁入新世紀,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牽引下,“青島造”高速動車組關鍵技術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實現了不斷超越。
走進中車四方股份交車線,一列列嶄新的高速動車組如同巨龍般整齊排列,蓄勢待發。這里跑出了中國高鐵太多的“第一”:我國首列時速200-250公里、首列時速300公里、首列設計時速380公里高速動車組,以及首列“復興號”動車組,都誕生于此。這里駛出的CRH380A,創下了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高鐵運營試驗第一速;“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到今天,從這里駛出了1500多列(標準列)高速動車組,是我國在線運營高速動車組數量最多的企業。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中國軌道交通關鍵系統技術和產品的重要供應商,參與和引領的高速動車組核心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城市軌道車輛領域,攻克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牽引傳動系統、網絡控制系統和制動系統三項核心技術,首次實現了中國企業軌道交通三大核心系統的一體化,也是我國城軌車輛鉤緩裝置和空氣彈簧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是當前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如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業鏈”,是產業集群構建未來競爭新優勢所主動謀劃、前瞻布局的關鍵所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未來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央地協手,構建匯聚全球高速列車技術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等創新要素協同聯動的全新生態。
事實上,如今青島這一“新中國機車車輛的搖籃”與央企中國中車,在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中已是“融為一體,合而為一”。中車青島四方股份、四方所、四方有限、四方龐巴迪等企業已在青島成長為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龍頭企業。僅去年,就有中車研究院青島分院、中車科技園(青島)有限公司、中車信息技術分公司在青島相繼成立,以中車四方為龍頭企業牽引,青島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發展正被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發展新動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科技部共同批復,由青島市政府與中國中車聯合共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目前,國創中心已組建了由國內外21名頂尖專家合作加入的高端智庫,中車工業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10余所知名高端科研機構相繼入駐,并與德國德累斯頓大學、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等多所大學、機構開展深度合作,集聚各類高端人才230多人。國創中心以高速列車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在體制機制、運營模式、平臺建設、技術創新、招才引智等方面做出了大膽嘗試,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備受矚目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就是在這里研發誕生。
如今,青島與中車央地同心,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平臺、資源共享平臺、產業對接平臺、國際交流平臺,正在開啟中國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新征程。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