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啟動儀式,在城市副中心舉行。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副市長、城市副中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隋振江出席活動。
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是全面落實區政府與清華大學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舉措。
該項目將以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地方發展為宗旨,充分發揮清華大學在金融領域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的優勢,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國際化、高端人才培養項目,推動通州基地高質量建設和發展。
陳旭在致辭中說,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國家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清華大學將迎來建校110周年校慶,進入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新階段,通州基地項目建設是學校發展新篇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旭指出,
清華大學將以通州基地為重要抓手,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與國際最頂尖的教育機構開展高水平、多層次合作,廣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努力為國家建設提供智力基礎,更好地服務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帶動通州區金融科技發展和高端人才聚集,更好地服務于首都、京津冀地區和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在服務國家的偉大進程中,成就一流大學的高度。
隋振江在致辭中說,
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對于清華大學“雙一流建設”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將與清華大學通力合作,把這一項目打造成為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設的精品力作和增強吸引力競爭力的重要載體,打造成為城市副中心更好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輻射帶動作用的有力抓手。
隋振江指出,
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城市副中心工程辦、市級各部門和通州區要主動對接、主動服務,加強與清華大學的協同聯動,在設計方案深化方面提供技術支持,精心組織推進。
要用好城市副中心加快工程建設的創新機制和各項政策,倒排工期,力爭早日開工。要提前布局、提前建設周邊基礎設施,建立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的協調對接工作機制,及時解決問題和困難,保證項目順利推進。
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磊,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工程辦主任王承軍參加活動。
通州小布從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啟動儀式上獲悉,該項目已完成整體概念設計方案,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動工。
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推動城市副中心金融科技發展和高端人才聚集。
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位于宋莊鎮,占地面積14.16公頃,規劃建設總面積50萬平方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清華大學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支撐性項目。
此前,清華大學和通州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與合作建設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的協議。
之后,清華大學啟動了校園國際設計方案征集,目前已完成了整體概念設計方案。
該項目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動工,預計2025年竣工。
方案圍繞“禮”、“樂”,打造嚴謹有序的學術組團,構建意趣盎然的生活組團,形成互動、藝術、宛若天開的自我探索及休憩樂感空間。同時,嚴整的軸線秩序,串聯起城市空間,鼓勵并促進不同智慧之間的緊密交流。
該項目在規劃設計上遵循國際化、文化傳承、綠色低碳、經濟性四大原則。
將對標世界知名金融學院打造校園建筑,提供多樣化交流平臺,使金融教學、國際交流、科研、生活為一體,形成開放、多元、創新的校園氛圍。并充分體現清華大學校園文化的傳承,從外部空間、景觀到建筑內部空間將形成整體性設計。
此外,該項目在推進中注重校園建設、運營、管理的全過程,在能源、水、交通、廢物、綠地、綠色建筑等方面形成整體性對策,做到環境和諧、功能和諧、布局和諧,力爭達到國家綠色三星標準。
同時,考慮到城市副中心集約土地使用和北方地區氣候特點,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配置功能,避免空間浪費,營造現代、高效的校園空間和交流環境。
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將依托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國家金融研究院及金融科技研究院,建設具有國際視野的金融科技研究與產學研合作平臺。
將依托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清華五道口中國金融學術年會、中國金融科技大會等品牌活動,搭建金融科技行業與金融科技學術交流平臺。
將依托五道口金融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科優勢,打造國際化、高端人才培養項目,促進北京市金融業發展,服務城市副中心建設。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