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4天的2021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日前在長沙舉行。這場盛況空前的世界級“機甲盛宴”,不僅創下“人數最多的機械工程會議”吉尼斯世界紀錄,30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過萬種參展產品,32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和6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參會參展,逾400億元的現場成交額等,無一不印證其火爆程度。
這是時隔兩年后世界工程機械巨頭再次集結長沙。作為全球唯一擁有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工程機械之都”長沙的產業鏈軍團在此次展會上大放異彩,展示出其硬實力和行業影響力。透過展會,亦可洞見長沙沖刺世界級工程機械集群的底氣所在。
產業規模連續十年居中國首位
全球工程機械50強就來了32家,德國利勃海爾、韓國現代集團等國際巨頭紛紛攜各自頭部產品亮相;奔馳重卡、日本五十鈴、濰柴動力、殼牌中國、埃克森美孚等6家世界500強企業首次赴會。展館內,從各國漂洋過海而來的“鐵甲勇士”,操著不用語言來回踱步的外國客商令這場展會國際范十足。
期間,一臺超大型液壓挖掘機的“漂流之旅”被媒體廣泛聚焦。為將這臺“一斗能裝10噸”的大噸位挖掘機從日本運到中國參展,日立建機先從日本出發到達天津港,再由4輛平板車裝載經陸路運至長沙。如此頗費周折,可見其對展會的看重。
自從兩年前參加長沙展后,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長沙代表處此次“引來”8家韓國企業參展。在代表處負責人金昊俊看來,通過展會平臺,此前沒有機會接觸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頭部企業的韓國零配件企業,有了溝通交流甚至合作的機會。“企業期待很高,因為長沙擁有很多知名的工程機械企業,是中國工程機械中心。”
工程機械已然成為長沙的一張靚麗名片。目前,長沙共擁有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6家大型主機企業,以及一大批中小型主機、配套企業,成為僅次于美國伊利諾伊州、日本東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產業集聚地。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已擁有12大類、100多個小類、近500個型號規格產品,涵蓋全國工程機械品種的70%。
不久前發布的“2021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中,長沙共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4家企業上榜,這4家企業總銷售額超過國內其余7家上榜企業總和。長沙仍然是全球唯一擁有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
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逆勢上揚,總產值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近30%,規模連續10年居全國第一。
“智”造新優勢“鏈”出新高度
以“智能化新一代工程機械”為主題的此次展會科技感十足。積極擁抱數字化技術、智能化應用,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鏈“軍團”紛紛攜最新成果亮相,秀出行業新高度。
三一集團65款最新、最前沿的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礦山機械齊齊亮相,其中包括目前全球唯一“能上牌”的純電動汽車起重機STC250BEV;山河智能帶來的國內首臺5G剪叉式高空作業車SWSL1412HD,可足不出戶實時操控千里之外的高空作業平臺;中聯重科展出的50臺套設備,覆蓋九大產品類別,包括全球最長臂架泵車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千噸級履帶料產品等。
在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的賦能下,長沙工程機械產業正加速蝶變,邁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按全球最高標準規劃設計的中聯重科挖掘機智造園區,擁有行業內智能化程度最高、柔性最高、裝配精準度最高的智能工廠和無人化“黑燈產線”。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代表,三一集團“18號廠房”安裝了100多臺智能機械設備。在這里,工程機械領域首次出現了從“一張鋼板”到“一輛泵車”的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整體效率比以前翻了一倍。
眾多“高精尖”工程機械產品在長沙的集中誕生,其背后是各企業積極、主動求變,在核心技術研發領域加快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的生動實踐,更離不開當地決策層前瞻性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
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挑戰和機遇,近年來,長沙堅持將工程機械作為重點發展的22條產業鏈之一,制定出臺系列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政策措施。同時著力推進產業集群主配協同,由市領導擔任工程機械產業鏈“鏈長”,抓鏈條招商、抓集群培育、抓問題解決。大型頭部企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積極構建上下游創新合作體系,形成了協同開放融合的產業集群。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擁有主機和零部件企業416家。在23類核心零部件中,省內配套率達32.3%,其中6類零部件省內配套率超過50%,5類核心零部件均可實現省內采購。
“長沙有良好的工程機械社會基礎,并建立主配協同發展機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多向發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立明表示。
駕駛員站在挖掘機下“比心”。
產品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
長沙明確提出,在“十四五”期間,要將工程機械產業打造成5000億級的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工程機械裝備在海外市場的亮眼表現,讓長沙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夢想更加“照進現實”。
近年來,長沙工程機械“品牌艦隊”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目前產品已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三一集團混凝土機械、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山河智能靜力壓樁機、鐵建重工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的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之首。
2020年,在疫情造成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海外工程機械設備需求下降27%的不利局面下,三一重工依然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41億元,其中挖掘機逆市大增,海外市場銷量突破1萬臺,同比增速超過30%。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三一集團的國際化已經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希望未來3至5年在海外“再造一個三一”。
從環地中海區域最高樓土耳其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到卡塔爾2022世界杯主場館,今年以來,中聯重科的工程機械裝備在多個世界級工程中展現矯健身姿,并在上海港碼頭上演了“包船”向東南亞國家進發的壯觀場景。5月初,中聯重科在意大利北部重鎮曼托瓦投建的歐洲新工廠正式落成,將打造高質量的“歐洲版本”產品。
從最初級的產品出口,躍升為海外并購、本地化生產、合資設廠等深層次的融入,將海外基因嵌入自身體系,工程機械湘軍進軍海外的步伐日益從容、堅定,成為全球市場有力的競爭者。
30多場次國際高端論壇、100場商務峰會分享前沿觀點與智慧,促成產業對接合作。隨著這場集高端論壇、國際賽事、行業前沿技術交流、全球企業風采展示于一體的頂級行業盛會落幕,長沙工程機械產業正乘勢而上,加速駛向世界市場舞臺中央。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