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0 日,合肥先進計算中心正式運行暨合作簽約推進會在肥舉行,標志著我國先進計算陣營再添重要一員。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合肥將借力長三角先進計算聯盟等重要平臺,加快推動二期項目建設,擴大建設規模、打通生態鏈條、完善產業布局、提升算力能級,為長三角的科技創新、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存儲:容量相當于 117187 部 128G 手機
合肥先進計算中心由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建設,系統建設規模為雙精度計算峰值 12PFlops、整數計算峰值 256Pops、數據總存儲容量 15PB。其中,雙精度計算峰值相當于 31250 臺酷睿 I7-9700 電腦,存儲容量相當于 117187 部 128G 手機。
試運行期間,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已積極對接市內重點用戶,先后啟動了包括氣象模式、科學研究、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在內的應用場景適配。正式運行后的合肥先進計算中心,不僅能為信息、能源、材料、健康、環境等領域開展的科學研究提供算力支持,同時還能服務量子通信、新型顯示、智能語音、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產業發展。
散熱:采用浸沒式液冷技術
一個狹小的空間達到這么高計算功率密度,傳統的散熱方法根本無法做到,那合肥先進計算中心是如何解決數據中心服務器發熱現象?
傳統的散熱是使用 " 風冷 " 技術,常見的使用空調制冷,維持機房溫度在一個恒定的溫度;而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采用的是浸沒式液冷技術,它具有更高的傳熱效率,是液冷之中最節能、最高效的新興制冷模式。" 他是將服務器主板、CPU、內存等發熱量大的器件完全浸沒在某個液體(冷媒)里,在工作狀態下,各發熱部件會產生熱量,引起液體升溫。" 據大數據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液體溫度升高到沸點,從液態變化為氣態,實現熱量的轉移,相比風冷數據中心能效比提升超 30%。
規劃:劍指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 " 利器 "
作為合肥 " 最強大腦 " 的先進計算中心,正以 " 立足合肥市,面向安徽省,輻射長三角 " 為目標,成為集計算服務、交叉研究和產業創新三位一體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已服務于氣象預報、宇宙演化模擬、抗震分析等科研創新,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該中心將為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助力添彩,對推動前沿科學技術發展、促進高端計算應用與新興產業創新、集聚頂尖創新人才、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正式運營后,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將加強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新發展格局,促進科學發現、技術創新、人才聚集和經濟發展,成為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利器。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