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云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名單,10家企業入選。入選企業將充分發揮標桿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同行業、相關行業或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推動全省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10家企業分別為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三環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紅山管道有限公司、云南易門大椿樹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神火鋁業有限公司、云南歐亞乳業有限公司、麗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云南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
從行業分布看,有醫藥行業兩家、有色行業兩家,其余涵蓋了裝備、新材料、化工、生產性服務、建材、食品等行業。
作為智能制造方面的標桿企業,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的2016年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高效環保多缸小徑柴油機智能制造新模式、云內動力YN系列發動機產品智能化工廠改造等項目,完成了鑄工車間、乘柴車間、裝配車間的智能化改造。通過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10%。項目推動了云南省的智能制造技術發展,帶動了云南省內外75家相關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發展,對同類型企業工廠建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醫藥產業中,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實施云南白藥集團健康產業項目(一期)建成了全球先進的年產5億支牙膏的先進產業基地。項目達到了國內領先的硬件水平,成為牙膏行業內首個進行智能制造突破的案例。
化工行業中,云南三環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通過數字工廠系統實施,促進企業生產管理的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實現生產效率提高5%—10%,運營成本降低5%,產品研制周期縮短8%,產品不良品率降低3%,能源利用率提高3%。既為云天化集團全面推廣智能化奠定堅實基礎,也為磷復肥行業實施運用數字化提供經驗。
有色金屬行業的云南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了覆蓋地質、采礦、選礦、動力、生產管理全過程的采選智能制造生產線,形成年產1250萬噸的生產能力。該生產線的成功投入使用填補了國內自然崩落法采選礦山智能制造生產線的空白,為國內礦山行業的智能化建設及發展樹立了標桿和典范。
麗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5GW單晶硅棒智能制造項目通過對基礎生產關鍵加工單元工藝分析及自動化系統的能力建設及關鍵環節工業機器人應用,實現關鍵生產工藝流程的自動化系統技術升級改造,關鍵生產技術裝備數控化率達到90%以上、數據自動采集率達到90%以上。項目的實施引導我國光伏行業的數字化發展方向,填補行業的技術空白,推進了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在我國光伏制造業的示范應用。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全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遴選工作旨在加快推進我省工業轉型升級,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競爭實力。結合行業特點和發展現狀,在不同行業遴選一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形成一批較成熟、可復制、能推廣的先進經驗和有效模式,充分發揮標桿企業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我省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