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誰擁有工業互聯網,誰就掌握了工業的未來。我國工業互聯網起步并不晚,同時疊加了制造業集中、網絡發達的優勢。在政策的引導下,如今,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正有機融合,逐漸形成由用戶驅動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電信運營商作為工業互聯網的主導力量之一,在建設工業互聯網水平、提高關聯服務能力、構筑應用生態等方面的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工業互聯網再受全國兩會關注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另外,在兩會期間,工業互聯網也繼續成為熱點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周云杰今年一次性提出2份關于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建議,分別是《關于以工業互聯網賦能城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和《關于推動開放開源形成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優勢的建議》,這是他連續第6年建言工業互聯網。
全國政協委員陳志列今年繼續把履職的首要焦點集中在中國制造業領域。他認為,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中國制造業企業走向全球中高端的一條光明大道。
工信部答復2021建議提案時,也表示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將加快制定細分領域工業互聯網國家標準,從統籌推進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平臺標準立項、完善網絡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安全標準研制、推動國際標準互認等五方面開展一系列工作。
工信部:促進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去年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提出,工業互聯網產業正逐步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產業增加值規模預計達到4.13萬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近日表示,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全國已超2000余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已經達到了55.3%,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到了74.7%。將會同有關方面,在今年年底為不少于10萬家的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促進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中國電信致力工業互聯網生態建設
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整體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全國人大代表周云杰就認為:應設立國家工業互聯網專項開源基金,打造中國工業互聯網頂級開源社區,定向培育高端工業軟件開源項目。
從目前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來看,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是責任,是機遇,也是挑戰。以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為例,近年來就致力于工業互聯網相關內容建設,從領先的組網技術、平臺開發、應用落地等方面均有建樹。
首先,中國電信的5G定制網就可以按需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按照“ 網定制、邊智能、云協同、X 隨選”,基于中國電信定制網架構下,開展差異化特性功能的智能融合組網研發工作。
其次,中國電信正積極發展關鍵技術。通過數據與 AI 結合,推出了基于時序數據庫的物聯網使能平臺、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網絡精細管理連接平臺和基于低代碼開發平臺構建行業數字化閉環應用。
最后,在應用落地方面,中國電信采用自研 AG 網關和自研小基站+自研終端的致遠模式在藍微電子貼片車間試點。例如,在美的 5G 工業互聯專網燈塔工廠,中國電信采用輕量級 UPF+ 自研 MEC+ 自研終端的比鄰模式。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