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智·云數據中心機房
數字經濟發展強不強,關鍵要看基礎牢不牢;數字經濟的發展,既需要數字基礎設施的“硬”支撐,也需要數據要素的“軟”支撐。
根據工作計劃,南昌將全力夯實數字基礎支撐,切實運行好、管理好、利用好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加快推進“雙千兆”建設,加大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力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公共數據共享開放一體化平臺體系建設,保障數據安全、信息安全,有效挖掘數據價值,通過數字基建完善、數字壁壘打通、數字市場培育,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
用好數字基礎設施 激發數字經濟“牽引力”
“最近孩子用釘釘上網課順暢了很多,不像之前會出現網絡卡頓現象,自己玩游戲啟動等待的時間也明顯縮短了,飛一般的網速,感覺太棒了。”前幾天,家長李力明和記者閑聊時說到曾讓他揪心的網課卡頓現象時輕松不已。李力明所感受到的網速大幅提升,得益于今年5月5日,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
“我省申報建設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之前,運營商之間的跨網絡訪問,都需要經由武漢、廣州、成都等已經建設直聯點的省份進行繞轉。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開通,徹底改變了江西網間流量需要通過外省繞轉的局面,使外省互聯網訪問我省互聯網的網間丟包率從0.06%降為0.02%,網間丟包率降幅達70%左右。”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骨干直聯點的建設開通為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極大提升了網間通信速度和質量,新基建將按下“快進鍵”,更多特色融合應用場景也在加速涌現。
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是網絡互聯互通的關鍵樞紐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我市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南昌4G綜合覆蓋率達100%,5G基站累計開通超1.3萬個,約占全省1/4,5G網絡在全省率先實現主城區100%連續覆蓋和鄉級行政區100%全部開通;建成各類大型數據中心9個,可提供超2萬個標準機柜部署能力。去年,南昌榮獲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開通,將有力助推“雙千兆”網絡融合應用,助力千兆網絡在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城市治理各領域的創新應用。
數字基礎設施要建設好,更要用好。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有利于加速推動對時延和丟包率敏感的VR/AR、云計算、物聯網、數字文創等產業發展,構建技術、產品、內容、服務和應用協同推進的完整產業生態;有利于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工業領域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有利于搶抓“東數西算”機遇,推進我省數據中心從存儲型向計算型升級,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數據溢出業務。“下一步,我市將充分發揮骨干直聯點對互聯網業務信源的集聚效應和激發數字經濟發展的‘牽引力’,豐富場景應用,吸引對網絡訪問時延敏感的VR、大數據產業龍頭企業集聚;拓展江西VR/AR產業領先優勢,加速VR/AR上下游產業集聚;持續實施智能制造升級工程,推動5G+智慧工廠示范建設,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不斷提升工業領域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通“信息孤島” 推進數據開放共享
“現在辦理住房公積金退休提取手續不用去跑窗口了,直接進入‘南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微信小程序就可以辦理,真是太方便了。”本月退休的市民陳根蘭在單位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封存手續后,不到5分鐘就在線上提取了住房公積金。
“我們通過與南昌市社保系統進行信息共享,判斷職工當前是否處于退休狀態,是否符合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條件,從而取代要求職工提供退休證或退休審批表等材料,切實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一次不跑’。”南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據的互聯互通,給百姓帶來了新的體驗感。 南昌公積金與社保系統信息共享是我市深化大數據挖掘和應用,促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政務數據“聚、通、用”,開展打通“信息孤島”專項行動,制定任務清單,推動南昌市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和政務數據共享。目前,共收集11個單位的193項數據需求,其中185項已打通,數據打通率達95.85%。
我市加強重點平臺建設,按照全市政務服務“一張網、一朵云”要求,打造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和開放一體化平臺,搭建人口、法人、宏觀經濟庫、地理空間庫、電子證照、信用庫等16個基礎數據庫,累計存儲數據1.8億條,可為全市部門提供共享數據、交換數據等服務,實現政務數據橫向和縱向互通,2021年南昌市在全省政務數據共享排名中穩居第一。
同時,不斷強化與上級數據協同共享,通過政務數據共享和開放一體化平臺訂閱教育部學歷學位信息、省公安廳人口基本信息、省人社廳社會保障卡信息、省民政廳婚姻信息等1102個高頻共享信息庫,為全市各部門業務協同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其中包括支撐市自然資源局“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平臺建設,為市不動產登記機構提供了跨區域、跨層級的共享服務;支撐南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匯聚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多個部門的數據資源,實現住房公積金查詢及個人提取業務網上辦理、購房及商貸委托提取協議網上簽訂、單位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真正做到了“一網通辦”“一次不跑”,實現了數據“跑腿”、百姓受益。
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提升數據資源價值
數據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被譽為21世紀的“黃金”,它具有高流動性、邊際成本遞減、規模報酬遞增等優勢特征,對農業、工業、交通、教育、政務、城市建設等領域生產率的提升具有倍增作用,已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后全球競爭的新賽道。
南昌市社科院社會事務研究所副所長戴慶峰認為,數據要素正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據要素掌握的多少是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能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提升數據要素賦能作用,能給經濟發展帶來長期動能。
南昌作為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擁有高價值的海量數據、高集聚的數字產業、多樣化的應用場景等優勢。如何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激活數據資源價值?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給出了答案:圍繞“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在“管好”數據、“用好”數據、促進數據流通交易上下功夫。
“我們將以《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 全力打造全省創新引領區行動方案》出臺為契機,開展數據資源價值釋放行動,以應用和需求為導向,加強全市政務數據、公共數據的統籌匯聚,建立健全數據質量、數據共享、數據開放、數據安全、數據運維等管理流程和機制,從源頭上強化數據質量管控;整合公安、衛健、人社、民政等各類跨部門數據交換方式,深入推進大數據賦能基層精準治理,實現政務信息資源普遍共享,進一步提升數據資源價值;探索建立數據要素市場化交易制度規則和平臺機構體系,不斷提升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