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岸機械合作,促進發展共贏”為主題的第七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日前在福建省龍巖市舉辦。
機械工業行業80%屬于投資類產品,2011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宏觀調控影響,工程機械行業整體下滑,市場持續低迷,行業下降幅度超過50%。
市場需求持續低迷
“連續幾年了訂單都不見上漲,產能過剩,設備利用率低。”福建省一家機械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該企業的情況也代表了整個行業的現狀。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秘書處行業統計,2016年上半年,納入統計的27家主機制造企業在國內市場(不包含港澳地區)共銷售各類型挖掘機械產品33669臺,較去年同期下降4.8%。根據挖掘機械分會預測模型,綜合目前經濟狀況和市場調研走訪情況,預測今年全年國內挖掘機械產品銷售量為5.1萬臺(不含出口),較去年下降2.3%。
國內幾家大型機械上市企業的業績均不佳,多家公司表示,工程機械行業復蘇緩慢、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大幅度下降。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營業收入為112.2億元,利潤1.56億元,同比分別下跌。以前一個月可賣出上千臺泵車,但2011年底后工程機械市場開始回落,現在三一重工還有幾百臺的存貨待處理。預計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約8億元至8.7億元,與2015年同期相比虧損增加。
10月31日,廈工股份發布三季報,公司2016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24.58億元,同比增長4.85%,專用設備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7.19%,公司本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上季度下降22.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5億元,同比下降81.33%,對公司股價構成利空,專用設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13.29%,公司本季度凈利潤環比上季度下降78.91%。
記者了解到,機械行業船大難掉頭,這些企業傳統產品產能大、占比多、效益低,新產品產能不足,尚未形成有效支撐,主營業務收入大幅降低。企業產品適應性調整不到位,仍然以拼價格和成本等方式參與市場競爭。
這幾年來,龍巖市機械產業雖然有較好的發展勢頭,但龍巖市經信委調研員賴水梅坦言,龍巖機械產業總量偏小,產業配套能力較差,技術創新能力較弱,高端產品少,后勁不足,加上當前環保設備行業競爭激烈、工程機械市場需求疲軟等不利因素,發展形勢嚴峻。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
困境中尋出路
7月25日,6臺外觀奇特的環衛車亮相河南商丘虞城縣道路進行作業,引來路人駐足圍觀。酷似大炮筒的“霧炮車”尤其吸人眼球,噴灑出的霧氣高達20多米,射程最遠達100多米。噴灑過后,增濕降塵,空氣得以凈化。
這些集道路清洗、噴霧降塵等于一體的多功能環衛車,便是采購于龍巖市的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該企業成為行業領軍企業,2015年實現產值18.6億元。
在逆勢中,龍巖機械行業逆風前行,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據統計,今年1月~8月,龍巖市機械產業實現產值178.27億元,增長8.6%,預計前三季度可實現產值200億元。
行業不景氣,是挑戰也是機會。記者了解到,不少企業抓住機會實施改革,保持了較好發展。“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環衛裝備制造+環衛產業服務’協同發展,取得較好的效果。”龍馬環衛總經理張桂潮說。
三一重工利用這段時間快速占領了國際市場,大大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去年三一重工的海外收入占總收入的44%,而經濟危機之前,三一重工90%的銷售額都在中國。拿挖掘機來說,2008年之前,三一重工的挖掘機市場占有率只有12%~13%之間,現已達到了22%~24%。
業內人士指出,機械產業雖然目前面臨著較大困境,但前景較為廣闊。從國內市場看,《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2016年~2018年將重點推進國家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的鐵路、公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的投資機會不斷涌現。
從國際市場看,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基于絲路沿線65個國家原有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的現實,以經濟走廊為依托,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相關資金的配合支持下,沿線國家將掀起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熱潮。
做專做細提升競爭力
“做企業必有高潮和低潮,在高潮的時候抓住機遇,在低潮的時候站住腳跟,這就是勝利。”經濟學專家指出,不管將來的互聯網如何發達,高速公路、基礎建設都是必要的,互聯網也需要在基礎設施之上去建設、維護和保養。
在市場低迷的環境下,龍基在屬具制造行業中走在前列。談及原因,董事長楊碧海認為企業的技術和自主創新研發是關鍵。“我們擁有30多名研發人員,其中高級職稱7名,是一支熟悉專業理論,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隊伍。強大的科研團隊為實現公司既定的‘成為世界屬具霸主’的愿景起到支撐和服務作用。”
“在嚴峻的環境和市場壓力倒逼下,企業更加重視通過提高產品質量來提升競爭能力。”截至目前,機械行業已有400多家企業建立了品牌培育管理體系。重型機械行業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壓力下,大型企業普遍開始重視鑄鍛件質量合格率,顯著提高鑄鍛件內在質量。目前,大型鑄鍛件合格率已達到98%左右。
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導。據了解,龍巖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產業興市”戰略的意見》指明了機械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對接“中國制造2025”,加快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研究,推動產業向中高端化、專業化、差異化發展。
為幫助機械企業解決技術創新能力弱的普遍共性問題,龍巖加緊搭建完善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對于制約龍頭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當地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破除發展障礙,促進做大做強,形成“龍頭引領、鏈條延伸、集群共進”的發展局面。
目前,面對市場變化,傳統上以制造能力見長的各行業龍頭企業正在積極引入智能概念,開辟新的市場。工程機械企業還紛紛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注重市場需求,樹立節能環保理念,推行綠色制造,實現轉型升級,生產出符合新時期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的新產品,力求在技術、品質、功能上占據市場制高點。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