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海市政府發布《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計劃全面支持 上海生物醫藥“研發經濟”的發展。
這一措施主要支持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新模式。創新藥注冊和生產不一定要在上海進行: 上海注冊、外省生產的1類創新藥可獲得不超過研發投入30%、最高2000萬元的補貼。
另外,上海注冊、外省生產的技術含量較高、安全性有效性明顯的 改良型新藥,可獲得不超過研發投入15%、最高750萬元的補貼。
這一規則由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藥監局等部門聯合負責。
《措施》鼓勵企業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布局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等領域,并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市級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將在上海技術交易所開設“生物醫藥專板”,開發生物醫藥里程碑式付款。對以技術許可、轉讓、作價投資或創業等方式實現本地轉化孵化的交易雙方給予支持。
上海的目標是 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研發經濟總規模需達1000億元以上,培育或引進100個以上創新藥和醫療器械重磅產品,推動1000個以上生物醫藥專利在滬掛牌交易等。
在創新產品使用報銷問題上,上海市對非醫保,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本市企業的1類創新藥, 鼓勵其申請納入“滬惠保”特定高額藥品保障責任范圍。
(審核編輯: 小王子)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