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批冷板式液冷數據中心核心部件系列化標準通過評審和論證,在開放計算標準工作委員會(OCTC)獲批立項,實現了在液冷標準領域的新突破,將進一步加速邁向液冷產業(yè)化的步伐。丹佛斯作為三家原始單位成員之一,參與起草了第2部分——連接系統(tǒng)。[詳情]
11月7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2022年10月份工程機械行業(yè)主要產品銷售快報。據該協(xié)會對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yè)統(tǒng)計,10月份銷售各類挖掘機20501臺,同比增長8.1%。[詳情]
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技術中心榮登“2022年湖南省省級企業(yè)技術中心(第27批)名單”
近日,湖南省工信廳官網公布了“2022年湖南省省級企業(yè)技術中心(第27批)名單”。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廳務會審定和立項公示等程序,湖南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yè)機械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為:“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技術中心成功入選。[詳情]
關于第十六屆BICES于2023年9月20至23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的通知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簡稱BICES 2023)將于2023年9月20至23日在北京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正式舉辦。同時,有關工程機械行業(yè)發(fā)展成就圖片展示、高端論壇、用戶大會和展會系列選樹活動等將同期舉行。[詳情]
關于舉辦“輝煌十年——工程機械展示與技術交流會(北京)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論壇”的通知
關于舉辦“輝煌十年——工程機械展示與技術交流會(北京)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論壇”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詳情]
徐工集團(SHE:000425)于10月24日在德國慕尼黑的bauma 2022上開設了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海外展會,展出了近50種建筑設備產品和核心零部件,其中41款跨新車型首次亮相展會,這些車型都是針對歐洲市場定制的。徐工集團在慕尼黑展覽中心的FS.1005/4、FS.1105/2和FS.1105/7展位上展出。[詳情]
【專欄】反思:為什么工程機械行業(yè)沒有出現“寒冬論”?
2022年8月23日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題為《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guī)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講話,在互聯網上流傳,這已經是他第六次“寒冬論”,距離2001年3月著名的《華為的冬天》,已經過去了20多年。[詳情]
一個響亮的名稱,一個傳奇的舞臺,一次次豪邁的旅程,一段段難忘的回憶,精工薈萃展雄風,“器”勢磅礴再相逢![詳情]
bauma 2022:史上最強陣容,徐工攜6大品類39款產品參展
據外媒報道,中國工程機械品牌徐工(XCMG)將在bauma 2022(德國寶馬展)展示其有史以來最大、最全的海外產品系列,包括吊裝機械、挖掘機械、平地機、道路機械、旋挖鉆機和高空作業(yè)平臺等六大類產品、39款產品,其中十余款產品由新能源提供動力,所有展品都均是為歐洲工程機械市場定制的機型。徐工展位面積達1824平米,較上一屆擴大1/3以上[詳情]
重型燃氣輪機是能源領域的戰(zhàn)略性裝備,被譽為制造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數十年來,重型燃氣輪機高溫部件的設計制造技術在我國屬于空白狀態(tài),這極大地阻礙了我國自主重型燃氣輪機產業(yè)體系的建立與發(fā)展。[詳情]
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kW以下(含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國四”排放標準要求。[詳情]
bauma 2022展會 將于2022年10月24-30日,在德國慕尼黑展覽中心舉行,屆時包括大型礦山機械、鏟運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等設備將為您帶來一場“機械盛宴”。10月11日,場館室外及室內的18個展示大廳已開始進行布展工作,目前一切相關準備均在有序進行中。[詳情]
國內首條大絲束碳纖維國產線投產,“黑黃金”或將帶動千億級大市場
新型材料碳纖維被稱為“黑黃金”,在工業(yè)領域應用廣泛。由于它的生產工藝復雜,國內長期依賴進口。眼下這種局面發(fā)生了改變,中國石化今天對外宣布,我國首條大絲束碳纖維國產線,在上海成功投產,國內碳纖維市場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詳情]
放眼寰宇,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yè)變革的浪潮轉瞬即至,而以電氣化、數字化為特征的技術革命也在全球機械制造行業(yè)卷起千堆雪,時刻重塑著各產業(yè)鏈條中的競爭格局,“求變圖存”已成為眾多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主旋律。[詳情]
非凡十年之柳工(4):從“制造”到“智造” ,產業(yè)升級加速跑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柳工時強調:“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fā)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yè),要在推動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上繼續(xù)下功夫。”[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