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環保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等多個部委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詳情]
環保部2017年第3次部務會議近日召開,審議并原則通過《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草案)》。[詳情]
據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消息,為切實做好環境保護稅征收管理工作,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正式簽署《環境保護稅征管協作機制備忘錄》,進一步強化部門合作,明確職責分工,為環境保護稅的順利開征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詳情]
為提高我國綠色制造體系節能減排的工作開展,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擬入選《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名單》。[詳情]
七省市政府發布環境問題整改方案 中央環保督察促地方政府給出環境改善時間表
456個環境問題,是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留給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甘肅、陜西以及湖北7省(市)的問題清單。[詳情]
根據環保部消息,環保部將于今年7月下旬發布鋼鐵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的正式稿。預計2018年底前,環保部將對全國約5000余家鋼鐵企業,包括有煉鐵、煉鋼能力的企業約650家和獨立軋鋼企業4350余家,完成新排污許可證的核發。[詳情]
據悉,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對各地報送的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項目進行了評審,最終確定了北京市通州中心城區停車場等44個重點項目。[詳情]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智慧環保成為了未來環保行業發展的新方向。7月4日,軟通動力聯合華為舉辦了物聯網聯合解決方案發布會,發布了智慧環境聯合解決方案,擬采用“互聯網+智慧環保”的方式,建立起生態環境檢測網絡體系,實現智能化的管理。[詳情]
環保裝備總值有望達8400億 “低檔過剩、高檔缺少”問題突出
在國家大力治理環境污染的強力推動下,沉睡已久的環保裝備制造業被喚醒,并將迎來新一輪的飛躍式發展。按照環保裝備制造業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保守估計,到2017年環保裝備工業生產總值預計實現8400億元。[詳情]
業內有分析認為,產業環保化是節能環保行業的其中一個趨勢。其第一層含義是各大產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力求環保達標;第二層便是產業方主動進入節能環保行業,競爭格局也隨之發生變化。[詳情]
人們可能認為,環境產業是個政策性很強的產業,很多外行業的思考和模式不太適用。其實,環保企業當中,這種模式可利用的場所也不在少數,況且基于這種思維的模式也已經初露端倪,特別是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碎片化的環保產業而言,創新升級的大潮不可阻擋。[詳情]
北京通州區政府公開專欄發布了永樂店鎮德仁務中街村的征地公示,共涉及集體土地22.8170公頃(342.255畝)!征地補償為17112.75萬元,全部采取貨幣補償![詳情]
由環保部開展的為期一個月的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其中,環保部曝光了一批企業或通過私設暗管、滲坑或涉嫌通過暗管、滲井、滲坑排放水污染物。[詳情]
《關于加快運用PPP模式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經過長期投資建設,我國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重大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領域形成了大量優質存量資產。有利于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詳情]
我國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處理不到位、老城區改造難等原因,完成“水十條”規定的2017年和2020年整治任務難度不小。據測算,“十三五”期間黑臭水體治理市場有望達到3000億元,黑臭水體治理時間緊任務重,加快推進是必然選擇。黑臭水體治理將使水處理產業鏈相關企業受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