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當前中國三大國家戰略之一,擁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發展前景光明。[詳情]
2017將是水污染治理產業的“大年” 2萬億黑臭水體市場待挖
2017年將是水污染治理產業的“大年”。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做出上述預測。[詳情]
西門子今天與清華大學下屬企業合肥澤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城市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城市水安全領域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詳情]
“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監測市場經歷了從快速增長到穩步增長的發展階段。經過2015、2016兩年的調整,“十三五”期間,我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格局基本清晰,環境監測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在一些細分領域可能會出現快速增長。[詳情]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直接關系千家萬戶的飲水安全,但是,一些地方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卻存在著工業企業,以至于給飲水安全造成了隱患。[詳情]
隨著政府愈發重視環保工作,環保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長通道。在環保工作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監測儀器也明顯受益,并在污染減排、土壤調查等重點環保領域發揮著重要技術支撐作用,發展勢頭向好。[詳情]
結合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和環境監測管理方式的變化,依據“十三五”期間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和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方向,對環境監測科研現狀進行了分析。[詳情]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環保類上市公司中標PPP項目金額超350億元。而上交所、深交所近期批準4個PPP資產證券化項目,意味著首批資產證券化項目落地。[詳情]
水行業巨頭法國蘇伊士環境聯合加拿大第二大養老金投資管理機構—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Caissededép?tetplacementduQuébec)正式確認收購GE水處理。[詳情]
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城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于去年年底順利完成了事權上收,這標志著我國環境監測領域事權上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詳情]
農工黨中央提交的建議認為,PPP模式的推進,極大地提升了環保產業市場化程度,拓寬了環保產業發展空間。然而,在項目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詳情]
伴隨著《政府工作報告》的出爐,2017年各領域任務部署完成。作為歷年來“兩會”的熱門主題,環保話題再次引爆市場:“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等表述不僅體現環保發展戰略進一步升級,也預示了未來資本市場上環保產業將涌現巨大的投資機遇。[詳情]
近日,北京市農業環境監測站北京市種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招標采購了一批價值2988.961 萬元的儀器設備,主要用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管理、綠色食品認證及管理、農業環境監測、農產品監督檢驗、農業污染處理、農業環保視乎研究推廣等等。[詳情]
新年伊始,環保上市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水源”)動作頻頻,除了中標大單外,碧水源還試水PPP資產證券化,讓業界頗為羨慕。 [詳情]
現階段,國內PPP已呈現出國企、央企主導的顯著特點,民企有限參與,外資基本缺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