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4.0時代,如何系統構建智能的工廠、產品和服務?如何構建智能電網的基礎設施?這正是工業巨頭ABB致力于轉型的“物聯網+”戰略。[詳情]
未來物聯網是可提供無限多的互聯網IP地址和唯一標識碼,通過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訊以及光、電、生物傳導等各種信息傳輸線路有機組合的通道,實現萬物互聯的全球物聯網。[詳情]
10月9日晚,中國聯通(600050)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聯通集團”)正在研究和討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消息公布后,中國聯通已經在A股收獲逾15%的漲幅,關于聯通集團混改方案的討論也日漸升溫。[詳情]
機器視覺初創公司涌現,國內外企業競相布局,機器視覺備受關注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Venture Scanner跟蹤的957家人工智能公司中有189家屬于機器視覺領域,累計獲得風險投資9.6億美元。[詳情]
國慶期間,一則新聞給假日平添了一絲緊張氣氛: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機器換人”計劃加速,每年有上萬機器人投入使用,其江蘇昆山工廠已裁減6萬員工。[詳情]
未來的工業體系業中,將更多的通過互聯網技術,以網絡協同模式開展工業生產,以開發能夠完全適應生產的產品,這種適應性將使企業面對客戶的需求變化時,能迅速、輕松地做出響應,并保證其生產具有競爭力,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詳情]
2016年,人工智能、機器人、VR/AR、深度學習等關鍵詞成為科技界的“網紅”。企業緊跟科技潮流,隨之而來的是目不暇接的智能產品。[詳情]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2017年擬在6個技術方向啟動19至38個項目,擬安排國撥經費總概算為11.2億元,涉及動力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電機驅動、汽車智能化等方面。[詳情]
近年來,智能交通PPP項目的落地愈發頻繁。日前,杭州還正式啟動了備受關注的“城市數據大腦”項目,杭州交管局等11個政府部門將與全國13家企業合作發展“智能交通”,由此引發了社會對于智能交通到底適不適合采用PPP模式的大討論。[詳情]
光伏和風力發電占全球電源的比重從現在的約4%,到2060年之前將增加到最低25%,最多39%?!@一預測是國際團體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10月10日發表的。[詳情]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面臨著來自企業組織變化、行業變化和技術革新等方面的諸多新挑戰。[詳情]
近日,蘋果在大陸的最大代工廠富士康已經使用了4萬個機器人的新聞引發了公眾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極大關注。[詳情]
隨著本周阿里云棲大會的召開,阿里云研究中心、波士頓咨詢公司以及Alibaba Innovation Ventures合作共同推出的《人工智能:未來制勝之道》也隨之發布。[詳情]
據悉,華為和I-City正在合作開發下一代物聯網智能家居,其中可以監控、跟蹤和管理家用電器、HVAC、照明以及其他家庭安全和安防設備。[詳情]
作為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技術革命浪潮,物聯網無疑已經成科技產業界的必爭之地。其中,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硬件基礎、數據采集的入口,是物聯網三大件中的基礎器件,被譽為物聯網的“五官”,發展前景巨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