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們將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以推進實施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為重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多措并舉保增長,精準發力調結構,靠前服務抓落實...[詳情]
在近日出爐的制造產業基地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未來五年,除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等主導產業和新能源材料、家居建材、快消品等潛力產業外,智能制造成套裝備被放在了顯要位置。規劃指出,力爭到2020年,園區規模以上智能制造企業產值達300億元,在千億園區定位中,將占據園區工業總產值30%比重。[詳情]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6日-18日在烏鎮舉行,17日下午,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大會“智能制造轉型與升級”分論壇上表示,工信部正在支持相關單位加緊籌建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匯聚產業鏈各方資源,依托聯盟平臺,聯合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快成果應用推廣,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 [詳情]
目前紡織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紡織行業的“十二五”馬上進入收官,“十三五”即將開始,特別是“互聯網+”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為轉型中的紡織工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技術成果在行業中的推廣和應用,提高智能制造應用水平,以兩化深度融合提升我國紡織行業綜合競爭能力,促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發展。2015年12月1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江蘇省南通市隆重舉辦了“全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暨‘紡織之光’重點科技成果現場推廣活動”。[詳情]
?12月14日,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行動計劃(2015–2018年)》,意見提出總體目標,到2018年,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進一步深化,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其中提到智能制造培育推廣行動等七大行動計劃。[詳情]
12月8日,智能硬件標準體系框架及可穿戴設備標準化需求研討會暨三項國家標準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據悉,這三項國家標準包括《可穿戴產品分類與標識》、《可穿戴產品數據規范》、《可穿戴產品應用服務框架要求》。[詳情]
本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在e-works主辦的《2015智能制造國際論壇》上的講話內容整理而成,未經本人確認。[詳情]
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開幕,本次會議將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情]
《計劃》提出智能制造培育推廣行動,計劃到2018年,高端智能裝備國產化率明顯提升,建成一批重點行業智能工廠,培育20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初步實現工業互聯網在重點行業的示范應用。[詳情]
為了滿足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要求,通過產品認證促進供給端和需求端有效對接,為供給和需求“雙升級”釋放新動能,國家認監委日前發布《關于加快發展自愿性產品認證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鼓勵自愿性產品認證的一系列促進政策。[詳情]
12月1日,由中國船級社(CCS)編制的《智能船舶規范》(簡稱《規范》)在中國國際海事會展期間正式對外發布,該規范將于2016年3月1日生效。[詳情]
繼上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后,昨天,國務院發布《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詳情]
據工信部網站近日消息,工信部公布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及產品目錄(第一批),旨在為引導和規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健康發展,名單包括10家公司,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相關企業。[詳情]
10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63號)》。稱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中小型軸流潛水電泵》等902項行業標準。[詳情]
盡管市場需求低迷,行業增速放緩,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也進一步提升。不僅在織機領域,在許多生產領域,國產紡機設備的形象都在提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