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訊達發布工業機器人數字仿真平臺 開啟“零代碼編程”新路徑
?在工業智能化浪潮下,核心工業軟件的自主創新迎來關鍵突破。6月21日,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5)上正式發布“木星工業機器人數字仿真平臺”,以“零代碼編程”和廣泛兼容性為核心,為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提供國產化新方案。[詳情]
中交上海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5月23日(以下簡稱“中交三航局港灣院”)憑借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能力和數智化賦能工程建設的顯著成效,榮獲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進一步激活新質生產力引擎。[詳情]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動下,生產形態、產業結構乃至經濟體系正發生顛覆式的重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隨之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亟待實現從發展動能到發展模式的全面、體系化的轉型升級。當前,多極世界格局、數字時代的發展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成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三條主線。在未來十年,這三大主線相互交織、影響疊加,將對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現代化治理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詳情]
【第9屆南博會】云南交投集團亮相南博會 多維度展現交通強省建設新動能
正在舉辦的第9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9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云南交投集團以“推進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培育和發展綠美通道經濟”為主題在制造業館亮相,同時與12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發布云南交投智算中心(昆明),展現創新成果。[詳情]
讓“人工智能+”走進千行百業——南寧競逐新賽道向更美好智能未來加速邁進
當前,我市正積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托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速競逐新領域新賽道,奔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來。[詳情]
ViscoTec 維世科攜preeflow®尖端技術亮相上海國際航空航天技術與設備展覽會
6月11-13日,全球精密流體處理專家ViscoTec維世科攜航空應用產品及旗下微量點膠品牌preeflow 創新產品首次亮相第九屆上海國際航空航天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呈現顛覆飛機制造及裝配自動化點膠、涂覆和配平工藝和一體化解決方案。[詳情]
“這是企業銳利眼光所致,更是市場魅力所賜”,長三角國際智能儀表/線纜展火熱報名中
由天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安徽省電線電纜行業協會共同協辦,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長三角國際智能儀表/線纜產業博覽會”,11月11-13日在安徽天長高新技術產業園隆重召開,展覽規模規劃15000㎡,預計300家儀表/線纜企業集中亮相。[詳情]
作為工業制造領域復雜度最高的場景之一,半導體行業為實現“零缺陷”目標、滿足極致良率追求,對于產品質量有著近乎“苛刻”的高規格要求。[詳情]
6月17日-19日,2025WOD制造業數字化博覽會于上海浦東拉開帷幕,吸引了來自9個國家、200余家領軍企業和近2萬名專業觀眾的參與。展會開幕式揭牌成立了“制造業數字化全球發展中心”,或將全面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的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詳情]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實施智慧農業建設工程,推動規模化農場(牧場、漁場)數字化升級,培育鏈條完整、協同聯動的智慧農業集群”。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指出要“支持發展智慧農業”“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詳情]
6月10日至12日,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國際形勢下,大會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堅強科技支撐,為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推動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注入新動能。[詳情]
三夏時節,金黃麥浪席卷神州。沃野之上,北斗導航系統為播種畫下厘米級精度的軌跡;黃土高原,5G物聯平臺構建起全域感知的“農田數字大腦”;江南水鄉,無人化作業閉環貫通耕種管收全流程……當這些硬核科技深度融入沃土,千年農耕文明在智能引擎的推動下煥發新生。為記錄這場生產力躍遷,央廣網記者深入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山西、湖南、黑龍江、安徽的糧食主產區,見證科技如何改變農耕圖景。[詳情]
“新紅專”輪致敬海上絲路文化巡展大連起航 將開展水道智能航行實驗
今年是中國航海日設立20周年,也是鄭和下西洋620周年。在2025年7月11日中國航海日即將到來之際,百川向海——“新紅專”輪致敬海上絲路文化巡展6月16日于大連起航。本次巡展由中遠海運集團、大連海事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是2025年中國航海日系列活動之一。[詳情]
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 北方工業大學:為超大城市優化運行和韌性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永定河與西山交界的京西大地,北方工業大學如同深扎巖層的青松,將“工業報國”的基因融入城市脈動。這所誕生于1946年烽火歲月的學府,始終以“與大地同頻”的姿態生長: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培育工業建設尖兵,到新時代打造“智能交通”“綠色電源”等創新引擎,79載春秋,它是見證者,更是建設者。[詳情]
廣東佛山,機器人和AGV小車在美的工廠無線穩定協同作業;江蘇無錫,無源物聯技術助力海瀾之家門店實現海量商品自動盤點;浙江杭州,多目標船只軌跡感知等應用讓錢塘江水域巡檢執法更高效……這些正在全國各地上演的新場景,離不開中國移動對5G-A的探索開拓。[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