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場景之一,對全國經濟貢獻占到30%,但能源消耗也占全國的66%,碳排放占67%?!边h景智能零碳業務發展總經理邢戈向記者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工業園區的低碳、零碳轉型極為重要且十分迫切。[詳情]
“35千伏南關線004號塔附件有吊車施工作業,請盡快安排運維班組人員前往現場進行安全管控,以免施工碰線引發線路故障?!?1月8日9時,國網中衛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工作人員在手機上收到了“線路通道可視化在線監測”APP推送的輸電線路防外破告警信息后,隨即向該線路負責班組下達了工作任務。[詳情]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近日發布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名錄,成都世紀新能源有限公司、國能成都金堂發電有限公司等48家企業入圍。這48家企業均為擁有火力發電、熱電聯產工段且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能源企業和工業企業。[詳情]
我國5G商用以來,5G網絡、產業、應用取得系統領先優勢。最近一段時間,各地積極行動,“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承載底座。[詳情]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開啟新賽道。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根據通知,首輪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花落”11城——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綜合應用類城市),宜賓、唐山、包頭(重卡特色類)。[詳情]
兩江新區多家企業入選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服務商資源池
11月22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官方發布公告,擬確定208家單位入選2021年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服務商資源池。其中,兩江新區搖櫓船科技、廣域銘島、撼地數智、微標科技、華數機器人等多家企業名列其中。[詳情]
工信部: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入圍名單公示
11月24日,工信部公示了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入圍名單,聚焦工業企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圍繞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六大應用模式,征集并遴選了140個技術先進、成效顯著、能復制推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案例,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詳情]
11月19日,由湖南省科技廳組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的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湖南)在長沙揭牌。[詳情]
長沙超級卡車工廠是基于運營、人員、制造過程、工藝、設備信息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及大數據計算,打造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數字運營”超級智能工廠,北京普田物流用技術、嚴苛倉儲配送工藝標準打造智能物流,支撐工廠“高質量、低成本、快交付”的戰略目標。[詳情]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聯科〔2021〕130號),充分發揮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的作用,現組織開展2021年物聯網示范項目征集工作。[詳情]
近日,推遲了很久才啟用的“雅苒比爾克蘭”號貨輪把120個裝滿化肥的集裝箱從挪威一個工廠運至12公里外的港口,該貨輪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4萬輛卡車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詳情]
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占全球70%以上,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終端用戶達到4.5億戶,占全球80%以上。[詳情]
在中國的低碳城市版圖中,武漢的特殊性日益凸顯。[詳情]
青海省氣象局23日對外發布,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向青海省氣象局印發了《關于青藏高原生態大數據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同意建設青藏高原生態大數據中心項目,標志著青藏高原生態大數據中心正式獲批立項。[詳情]
寧德時代(300750.SZ)與贛鋒鋰業(002460.SZ)的鋰礦競賽終于落下帷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