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是城市環境治理的難點問題,根據大氣源分析,餐飲油煙對PM2.5的貢獻率為 15.4%,是僅次于工業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后的第三大污染源。[詳情]
11月26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新聞發布會,會上,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許穎悟介紹,《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于今年9月審議通過,自11月1日起施行,是全國首部省級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將為天津市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推“天津制造”變為“天津智造”提供法治保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任洪源,市科技局副局長祖延輝,市人社局副局長鄭巴音出席會議并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詳情]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前三季度銷售額近7000億元,制造業增幅最大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統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平穩增長。2021年1-9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6858.6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設計業同比增長18.1%,銷售額3111億元;制造業同比增長21.5%,銷售額為1898.1億元;封裝測試業同比增長8.1%,銷售額1849.5億元。[詳情]
為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加快科技創新攻堅和成果轉化運用體系建設,把更多創新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根據前階段征集摸底情況,結合我省制造業發展需求,擬在十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繼續布局建設一批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現就開展2021年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建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詳情]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20年度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全國共新增54個學位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量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權交叉學科位列其中。這是我國首個量子科學與技術方向的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標志著該校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學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并邁入系統布局、成熟發展的新階段。[詳情]
11月30日,“上海—重慶·稅港通”全面啟動發布會以視頻會議形式在上海召開,在全國率先推出“稅港通”出口退(免)稅業務產品,為企業出口退稅提速。[詳情]
工信部: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
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下文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標準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優質大數據開源項目,存儲、計算、傳輸等基礎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詳情]
11月29日,日產汽車發布了“日產汽車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為未來數年的發展敲定了規劃。[詳情]
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
近日,工信部印發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詳情]
11月24日,北京市委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指出要支持挖掘一批服務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定制化科學儀器和設備,重點突破研發小型高端質譜、新一代光譜、真空獲得儀器等關鍵技術。 [詳情]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5G終端用戶達到4.5億戶,占全球80%以上。 [詳情]
為落實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政策精神,對標北京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培育和發展東城區科技和信息產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結合東城區實際,制定本意見。[詳情]
近日,全球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引領企業極智嘉(Geek+)宣布與新加坡DHL亞太創新中心達成合作,并在該中心展出行業尖端的自動化、一體化電商解決方案。[詳情]
由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北京天潤”)投資的天潤新能武穴潤享風光儲一體化項目,25日在湖北省武穴市開工建設。[詳情]
1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履約周期相關政策和工作情況。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侯翠榮在會上介紹說,山東高度重視碳排放權交易工作,目前已有330家發電行業企業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