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交量突破一億噸大關,成交額44.26億元
12月15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第102個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一億噸大關,截至當日交易結束,累計成交量1.07億噸,成交額44.26億元。11月以來,全國碳市場交易日趨活躍,日均成交量達到264.40萬噸。12月14日,市場單日成交量破千萬,達1488.08萬噸,創開市以來新高。[詳情]
12月10日,《國家廢棄物管理戰略指南》(中文版)編譯完成并正式發布。《指南》對廢棄物健全管理可帶來的多重效益、廢棄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指導原則、編制國家戰略需考慮的要素,以及如何采用多元參與的方式制定國家戰略,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詳情]
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12月份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介紹了關于發用電和投資項目審批、共建“一帶一路”進展、“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建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和通報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百問百答》等方面情況,并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詳情]
12 月 16 日消息,昨日,隨著位于天津港北疆港區 C 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北側的兩臺風機葉片緩緩起動,全球首個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系統在天津港順利并網發電。[詳情]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通知,智能制造供需對接公共服務平臺開啟試運行。[詳情]
隨著數字化改革的推進,自動化檢測的普及,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高。而在燃氣表的生產過程中,依舊存在人工檢測顯示屏導致生產效率一直未能得到大幅提升的情況。省計量院基于視覺圖像處理與自動化機電控制技術的發展,為解決這種情況提供了可行的參考方案。[詳情]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14日發布,提出16條舉措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詳情]
日前,重慶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12個市級部門聯合出臺了《重慶市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到2023年,重慶將努力成為全國5G發展引領區和示范區。[詳情]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云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名單,10家企業入選。入選企業將充分發揮標桿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同行業、相關行業或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推動全省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詳情]
12月9日,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SGS在深圳舉行了半導體及可靠性測試實驗室升級開業典禮,升級后,實驗室服務領域向汽車電子產品領域延伸。SGS中國區總裁郝金玉博士表示,汽車級芯片技術壁壘遠高于工業和消費級,SGS將在功能安全、體系認證、器件可靠性驗證等方面助力中國芯片安全“上車”。[詳情]
12月9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指導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聯盟、工業和信息化部商用密碼應用推進標準工作組共同發布《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體系(2021年)》。[詳情]
【喜訊】熱烈祝賀智匯工業創始人李巍榮任北京市順義區第六屆政協委員
政協北京市順義區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于今日(12月15日)9時隆重開幕。[詳情]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到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感知設施建設。探索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開展面向無人駕駛環境的路側設施全息感知及智能管控技術研究,在兩江四岸核心區、兩江協同創新區開展智能感知道路試驗段建設,對道路物聯設備、智能網聯汽車、交通運行狀態等數據進行全息感知。[詳情]
2025年我國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超3萬億元 期待大數據帶來大市場
工信部日前發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
為探索構建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有效保障數據安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組織開展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試點工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