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特斯拉 Optimus V3 人形機器人將集成 Grok 語音助手
特斯拉 CEO 馬斯克近日于 X 平臺發文,表示 Optimus V3 人形機器人將整合 Grok 語音助手,利用 AI 大模型進行語音交互。[詳情]
中國研制仿蚊子機器人,有了黑科技的賦能,將顛覆傳統的偵察手段
近期,CCTV-7在6月14日播出的節目中,顯示中國專家正在研究一種蚊子大小的小型飛行“機器人”。外媒稱未來可用于軍事偵察,屬于全球最小的蚊子般大小的仿生偵察機器人。[詳情]
眾多成果精彩亮相 共賞科技創新魅力 中國科學院百項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轉化活動在南寧舉行
6月23日,中國科學院百項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轉化活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65項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120項自治區重大科技成果、89項重點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涵蓋AI、新能源等前沿領域,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詳情]
華龍訊達發布工業機器人數字仿真平臺 開啟“零代碼編程”新路徑
?在工業智能化浪潮下,核心工業軟件的自主創新迎來關鍵突破。6月21日,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5)上正式發布“木星工業機器人數字仿真平臺”,以“零代碼編程”和廣泛兼容性為核心,為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提供國產化新方案。[詳情]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3.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超2.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6%。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護理人員的巨大缺口,有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養老護理員缺口仍高達550萬。[詳情]
6月20日-22日,由高登會展集團與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2025杭州國際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技術展覽會(以下簡稱“杭州人形機器人展”)在杭州大會展中心8號館舉行。[詳情]
手術室里,面對各種棘手復雜的手術,一批誕生在北京的機器人如同特殊的“醫生”,從容不迫,破解難題。記者近日從“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上獲悉,近5年,北京市獲批創新醫療器械數量58個,占全國四分之一,位居全國榜首。其中,手術機器人發展格外迅猛,多款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諸多“全球首例”中大展身手。[詳情]
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在上海舉辦,“CMG世界機器人大賽·系列賽”機甲格斗擂臺賽在杭州舉行,華中科技大學丁漢教授團隊研制的“荊楚”人形機器人落戶武漢并啟動量產……近日,人形機器人頻頻登上網絡熱搜,展現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勃勃生機。[詳情]
6月11日,埃斯頓酷卓科技正式發布第二代人形機器人CODROID 02。CODROID 02實現全身關節運動能力升級,顯著提升復雜場景適應性與靈活性,標志著國產人形機器人技術邁入新階段。[詳情]
逛一逛,買個機器人回家!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即將亮相北京
?6月11日,從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將在今年8月舉辦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正式亮相,落地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亦莊)。[詳情]
上海6月11日主題為“開放合作:賦能新質生產力與可持續發展”的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以下簡稱“上交會”)11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詳情]
近日,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國際家居總部經濟區的一家家居全屋整裝智能制造企業車間內,智能機器人手臂快速運轉,板材分揀包裝有序進行。[詳情]
蓄勢賦能 破局“AI+”——南寧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速帶動產業變革
為人形機器人足球賽加油喝彩,體驗能自動捕捉人體手部動作的機器靈巧手,與機器人下棋,再來一杯機器人制作的現磨咖啡……一到周末,位于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的AI+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交易廳就迎來眾多市民游客參觀體驗。[詳情]
平均30分鐘就能下線一臺機器人!美的已經開始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位于佛山順德的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截至今年2月,累計生產交付工業機器人超9萬臺。[詳情]
近日,亞馬遜訓練人形機器人用于包裹投遞的消息引發關注,同時無人物流車在政策推動下也加速落地,二者在快遞末端配送場景的交匯,不僅是人形機器人$機器人ETF(562500)和智駕的又一創新應用場景,而且展現出“機器人 + 無人物流車” 組合破解快遞末端配送困境的巨大潛力。[詳情]